坚持专业实践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肯定有很多人听过,大都是拿来强调“管理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其实,人们对扁鹊三兄弟的评价,也反映了教师开展教育实践的专业性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教育?举个例子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很突出,考试分数比平行班级多出好几分,是否就可以判定这是一位优秀教师呢?我的回答是“不一定”,这样看“高分数”是怎样获得的:是靠苛刻的管理挤时间而来?还是靠题海战术反复训练而来?还是靠高超的教育艺术而来呢?很显然,我们希望的是后者,而后者需要的是专业实践。
我是数学老师,就拿“数学定理”的教学为例来说明问题。一个数学定理的教学,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教学路径:一是直接讲解定理的内容,弄清楚题设和结论,由哪些条件得出怎样的结论,然后多举例子进行反复训练;二是教师讲解为主,告诉学生定理怎样推证而来,如何使用,然后巩固训练;三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地推证、分析和使用,然后尝试利用定理来解决问题。这三种方式,第一种用时最少、最省力,第二种方式稍微多费些精力,第三种需要的时间和能力都要超出前两种。并且,如果训练到位,三种教学方式的“即时”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如果放眼未来,第三那种教学无疑最能够培养学生,也最为专业。
专业是朝向未来的,你今天播下的种子,也许要在他人手上开花结果。这也就会有一种现象存在:越是优秀的教师,在即时的教学评价中未必占优势,而长远的价值要么无法衡量,要么无人要去衡量。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教师放弃专业实践的理由。“功成不必在我”,应该成为教师走向专业实践、拒绝短效成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