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小杜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唱:《顽皮的小杜鹃》
2.听:《对鸟》
3.动: 歌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2.欣赏浙江民歌《对鸟》,感受牧童用鸟名对山歌的活泼可爱的情绪。
学情分析
《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有名的奥地利民歌,歌曲表现了一种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和谐,充满了情趣。对这堂课的整体预设上,我想通过“美丽的大自然”“顽皮的小杜鹃”“小杜鹃的歌声”“小杜鹃的故事”四个主题,为学生徐徐铺开美丽的长卷,学生在教学环节的层层铺展中,从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升华到对生命美好的感悟。
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顿音记号的唱法。
2.唱准弱起小节。
教学准备
钢琴、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杜鹃圆舞曲》导入新课
1.学生欣赏《杜鹃圆舞曲》,引出杜鹃鸟。
2.欣赏《顽皮的小杜鹃》,从歌词内容发现它是一只“顽皮的小杜鹃”。(出示课题)
二、学唱《顽皮的小杜鹃》
1.听歌曲模仿,杜鹃鸟的叫声。(咕咕)
2.学生边模仿边加入杜鹃鸟“咕咕”声的动作一起表演。
3. 出示“咕咕”声所对应的音级“5、3”,从音的高低、手势辨别。
4.“▼”(顿音记号),引导学生“咕咕”声要唱的短促、跳跃、有弹性。
5. 老师指导练习歌谱,可以采用接唱的形式,速度放慢,要求轻声演唱,旋律准确。
6. 找一找,哪几句的旋律是相同的?
7. 找出相同的旋律,师生对唱。
8. 欣赏《顽皮的小杜鹃》,听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 快乐)
9. 捉迷藏游戏:学生趴着藏在一棵大树底下,当听到咕咕时,露出小脑袋!
10.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声音要求整齐。
11.学唱歌曲,要求声音整齐,“咕咕”声有弹性,俏皮的表现出小杜鹃的形象。
12. 出示6个乐句共同的节奏:“4/4 “xx |x x x x | x x x”
13.“xx“是不完整小节,处在第四拍弱拍的位置,指导学生轻声演唱。
14. 歌表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三、拓展《对鸟》
1.欣赏《对鸟》,你听到了有哪些鸟儿飞来了?
2.出示歌词,师问生答,熟悉歌词内容。
3.讲解分析:这是一首浙江民歌,对的是鸟名,采用一问一答演唱形式,歌曲旋律自由婉转。
4.知道““吤呣””是浙江方言,表示“什么”的意思。
5.《对鸟》与《顽皮的小杜鹃》做比较,有哪些不同?(速度、情绪、语言等方面)
四、小结
1.生活中你最喜欢哪些鸟儿?
2.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美丽的鸟儿图片。
3.欣赏鸟儿的歌曲,请学生猜一猜,唱一唱。
思想教育: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爱护和关心它们,希望每一位同学成为一个爱生活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