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小学

教学教研教学设计

9、认识液体

发布时间:2021-12-07 08:10 栏目:教学设计 发布单位:阳羡小学 点击量:8656 【公开】

9.认识液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轻重等性质。

2.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科学探究:

1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渗透液体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气味、轻重、粘稠度、体积等方面的性质差异。

【教学难点】

认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了解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量筒、天平、等。

学生材料:沙漏、火柴、香、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托盘、抹布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认识液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做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水。

2师:对了,就是水。咱们以前就研究过水,还记得水有哪些性质吗?

生: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

3师:像水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为液体,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液体。(板书课题:9.认识液体)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将液体的性质谜语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水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二、辨别分析,明确液体的概念

1(教师出示图片)孩子们,咱们来找一找,看看图中哪些是液体?

生:汗水、针筒里的药水、雨水、牛奶、酱油、食用油、自来水汽油等都是液体。

师: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液体呢?

生: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2师:哦,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就是液体呀。那咱们来看看,流动的沙子是液体吗?(不是)

师:请大家拿出沙漏仔细地观察。流沙是液体吗?(收沙漏)

生:流沙虽然会流动,但也不是液体,而是固体颗粒。

师:沙子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是固体和液体很大的不同。

3师:那烟雾呢,是液体吗?

生:也不是,是气体。

师:刚刚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你们的猜测对吗?要怎样来验证呢?

生:实验。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香和火柴,待会可以点燃香,认真观察烟雾。不过在使用火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烫到手了,观察好了,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将香熄灭,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火柴和香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

生:烟雾是气体。

生:烟雾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因为质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

师小结:你说得非常正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烟雾和流沙都不是液体,因为液体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辨析这些物质为什么是液体,既复习了固体相关知识,又明确液体的概念。]

三、活动体验,借助感官认识液体性质

1师:(教师出示四种液体,装在中号烧杯里)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水、牛奶和蜂蜜,先用你们的感官去看一看,这四种液体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呢?

生:颜色不同。(板书:颜色)

生:水是无色的,牛奶是乳白色的,油是金黄色的,蜂蜜是深黄色的。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气味不同。(板书:气味)

生:我闻气味知道的,水是没有气味的,有点奶香的是牛奶,有点大豆香的应该是油,有点甜甜的应该是蜂蜜。

师:还有吗?

生:味道不同。(板书:味道)

生:水是没有味道的,蜂蜜是很甜的,牛奶有点甜的,食用油。(板书:透明度)

生: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食用油和蜂蜜是半较透明的。

师:(板书:透明度)透明度也不同。

生:他们的质量也不同。

师:(板书:质量)

2师:看来不同的液体很多性质是不一样的。那同一种液体呢?它们装大大小小的瓶子里有不同吗?

生:质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师:哦,质量不同,多少的情况不一样。那到底装了多少呢?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呢?

生:可以用有刻度的杯子来量。

[设计意图:突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事物是复杂的,因此认识事物需要用多种研究方法。首先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不同的液体,学生通过看、闻、摸等方法对这几种液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液体的黏稠度和流动性有了认识。]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探究液体的性质

(一)活动:测量液体的体积

1师:孩子们真聪明!在科学上,我们使用量筒或者量杯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量筒上都有什么?

生:有刻度,有数字,有英文字母。

师:这个英文字母ml表示毫升,毫升是一个体积单位。这个数字表示量程和单位,表示一次最多测量500毫升的液体。

师:如果没有标注量程,我们又怎么知道量筒最多测多少呢?

生:可以看最高处的数值。

师:那这个量筒最少测多少呢?(50毫升)

师:对。孩子们你们看,这里还有一些刻度,你知道一个大格表示多少毫升吗?(50毫升)

师:每一大格里面还有很多小格,一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我们来数一数。(10个)

师:每一小格又表示多少毫升?(5毫升)

师:(出示量筒)怎样正确使用量筒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

师:谁再来说一说使用量筒要注意什么?

生: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出保持水平。

2师:明白了吗?好,那咱们现在来量一量这些液体的体积是多少。记得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如果液体洒落桌面,请用毛巾擦拭干净。开始!

3教师巡视指导。

4师:都测量完了,咱们来听一听你们量出的结果。

学生汇报:

5师:通过刚刚的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

师:你真是一位小科学家。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动脑过程。任何一项研究都是思维在前,行动在后。在设计上每项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学生去动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设计研究方案。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去动手。]

(二)活动:观察比较液体的粘稠度

1师:孩子们,你们刚刚测量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一种液体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生:蜂蜜。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蜂蜜很黏,流得慢。

2师:哦,也就是说这些液体的粘稠度和流动速度也不一样。咱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这四种液体谁流动得快,谁流动得慢?

师:怎样才能比较他们流动的快慢呢?

生:我们可以做液体流的快慢的比赛。

师:在做液体流的快慢的比赛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生:液体的要一样多。

生:要同时开始流。

3师:你认为哪种液体会流的比较快,哪种液体流的比较慢呢为什么?

学生猜测。

师:你们的猜测对吗?咱们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才行。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下实验材料,有托盘,水槽,和相同体积的四种液体,待会咱们每个组的四个同学合作实验,让这些液体同时从起点流向终点,同时请大家记录下实验结果。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谁跑得最快?谁最慢?

生:水最快,蜂蜜最慢。

师:为什么蜂蜜最慢呢?

生:因为蜂蜜很粘,粘稠度最高。

师:哦……蜂蜜的流得最慢,粘稠度最高,那就说明粘稠度越高的液体流动速度越慢,粘稠度越低的物体流动速度越快。

6师:孩子们,想一想:如果我们选用的蜂蜜比今天的还要粘稠得多,你觉得会怎么样?

生:流得更慢。

师:如果它都粘稠得都流动不了了,那它还是液体吗?

生:不是。

师:正是因为蜂蜜粘稠(ppt),所以生产厂家在蜂蜜包装上标注的都是蜂蜜的质量。孩子们,蜂蜜有质量,其他液体也有质量吗?

生:有。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为最终解决问题服务。在设计上每项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学生去动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去动手。]

(三)活动:比较液体的质量

1师:这些液体的质量相同吗?

生:不同。

师:咱们在天平上比一比,让相同体积的水和油来玩跷跷板的游戏,看看它们谁轻?谁重呢?

2师:(介绍天平)孩子们,这是天平,咱们在使用之前需要将这个游码移至称量标尺的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使横梁平衡。然后咱们将同体积的水和油分别放在天平两端的托盘里。

师:谁愿意来做质量检测员呢?(找2个人)观测一下,里面有多少毫升?

生:50毫升。

师:都是50毫升,也就是体积相等。现在请这两位同学同时将两种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其他孩子认真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3学生到台前操作,老师指导。

4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水的质量更重。水有质量,食用油也有质量,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孩子们,液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却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这是液体的共同性质,几乎每一种液体都同时具备这些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液体有确定的质量,感受同体积的不同的液体质量不同。]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通过多种方法探究了液体的性质,其实要想全面的认识一个事物,就是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研究。希望大家在以后学习中,多动脑,运用各种方法去研究科学,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对于不认识的液体千万不要随意研究,以免发生意外伤害。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整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知识为载体,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个尝试:摆脱了教师教学生的传统模式的束缚,让学生自觉建构关于液体的知识,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和发现者,教师的任务和角色也由“指挥”变成了“伴奏”。教师是真正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凸显了学生在真正地、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究,体现出了科学探究的真实本色。]

 



上一篇 : 12点亮小灯泡| 下一篇 : 8、认识固体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兴市荆溪中路354号     联系电话:159061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