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调内容多样。在集中完成作业基础上,将课后服务活动与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形式。组织开设了体育艺术类、科技类、语言类、文化传承类等9类,28门课后延时课程,其中包含劳动、戏曲欣赏、手工艺制作等不同类型的课程,以及舞蹈、水墨画、国象、语言等8个特色社团活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二是注重资源提质。充分利用校内师资、场所、设施设备等资源开展课后服务。开放阅览室、画室、棋院等10余处场所供学生活动学习,主要由本校教师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做好相关培训,提升课后服务能力。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调动组织6位退休教师、18位学生家长、3位民间艺人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共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三是强化反馈评估。针对课后服务实施状况,开放实体校长信箱、电子邮箱,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定期查阅处理,至今收到相关信件98封,已回信处理82封。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家长与学生的反馈意见,收到有效反馈信息52条,均已调整反馈,家长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