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小学

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渗透生命教育 提升人生价值

发布时间:2021-12-14 12:37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阳羡小学 点击量:4930 【公开】

 

渗透生命教育  提升人生价值

                 ——谈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生命教育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  杨良妃

 

摘要:让学生热爱生命,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珍爱生命。一个珍惜生命的社会,才是文明的社会。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尤其重要,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把握自己,拥抱人生。本文从“生命与健康”、 “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法制”、“生命与人生”四方面谈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渗透对生命的教育。

 

关键字:生命与健康  生命与安全  生命与法制  生命与人生

作者杨良妃,本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  曾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及品德与生活(社会)等教学。(邮编:214200)  (电话:153852676705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春天河边轻轻摆动的杨柳,生命是夏天火红石榴的绽放,生命是秋天飘飞的枫叶,生命是冬天塞北的瑞雪。当你听到婴儿坠地时的第一声啼哭,当你用灵巧的双手为孩子系上鲜红的领巾,当你看到舞台上跳跃的双脚,当你闻到鲜花绽放时的芳香,你可知道,这就是生命!生命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伤害,人的心灵也会干渴,所以,我们要寻找生命意义的甘泉。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主体教学目标:了解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与道德规范。初步了解社会机构、公共设施及其功能。初步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知道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品德与社会学科,也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呢?

我从以下四方面:“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 “生命与法制”“生命与价值”为主题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认识“生命与健康”的关系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载体,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的美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在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呵护下成长的。我们现在也有能力呵护比我们弱小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自己能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弱小的生命起到保护的作用。并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及一天的活动,防止各种因不良习惯产生的疾病,如儿童因缺少运动或饮食习惯不当导致肥胖症、龋齿等。活动也涉及到心理健康的内容,如结合《想想他们的难处》一文,介绍了桑兰以惊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战胜病魔,重新鼓起生命风帆的事迹;史蒂芬·霍金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一颗超新星。以他们健康的心态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当身体健康无法挽回时,心理的健康就尤为重要!

“生命与健康”系列活动又从反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知道“诱惑”来自哪些方面:迷恋电子游戏、吸烟、酗酒、吸毒、迷信等。通过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案例,使学生深刻感悟到这些“诱惑”都是致命的,所以从小就要懂得远离这些“诱惑”,珍惜现在健康的生命,学会对诱惑说“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再从正面引导学生正确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早睡早起、邻里和睦、讲究卫生、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等。建立自己的健康生活小档案,培养自己乐于交往、渴望成功、勇于克服困难、热爱生活的良好心态。知道家庭、学校及社会,为了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了哪些具体的、无私的关爱。让学生学习各种养生之道,学会如何呵护生命,让自己健康长寿地度过一生。

二、理解“生命与安全”意义

首先告诉学生,什么是安全?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率!安全,是秩序!安全,是我们手中即将按动的按钮;安全,是我们脚下正在飞转的车轮;安全,是家人内心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安全,一切行动都应以“安全第一”为准绳!

本文主要从交通带来的生命危机讲起,结合《怎样到达目的地》一文进行教学。首先对交通及交通工具的发展作了介绍,说明交通带来的好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交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交通拥挤,汽车尾气污染严重,交通事故频繁。这些状况给我们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们正在接受污染所造成的伤害。在日本,有人把汽车称为“奔跑的凶器”、“奔跑的棺材”。如果不改变这种状态,我们的生命就不再安全。从小树立学生关心大自然及环境保护,勇于探索开发新型汽车,激发学生为减少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而努力学习的精神。

再如《绿色小卫士》一文,告诉我们:人类无节制地破坏森林和树木,无节制浪费水之源,人类的这种行为破坏了自然平衡,会对人类的生命网造成危害,人类的生命也受到威胁。通过学习,引导、启发学生拯救地球靠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当好环保小卫士,优先购买绿色食品,促使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选择节约资源,低环境损害的生产方法。并告诉学生,环保就是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家园,爱自己的国家。

在学校里,学生主要表现在做事有秩序有规则。上下楼梯,学生能主动靠右侧通行,能给老师和小同学让路,课间不追逐打闹,不玩耍有危险地游戏,真诚而礼貌地对待他人等。家长反映,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孩子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事情比我们想得都周到。”

人不仅仅生活在社会之中,还生活在自然之中。因此,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可以与社会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展开。必须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塌方、地震、龙卷风等对人的生存的危害,以及人类环境的所引发的自然灾害,从而引起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启迪他们去探索人和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策略与办法。为此,我们学校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开通各种逃生演练等技能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提升自救及生存能力,进一步深化对生命的认识,感悟到生命中博大的爱。

三、感悟“生命与法制”内涵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活动则从遵守《守则》、《规范》入手,制定班级的管理制度,再谈到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危险后果,教育学生“德在自律”,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相机渗透,让学生懂得我国的几项基本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让学生知法守法,并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通过模拟法庭以及现实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次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发现违法行为,积极举报。如教学《面对欺负和威胁》一文时,就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面对欺负和威胁,要敢于投诉和举报,不能逃避,要向有关部门举报,避免无情的伤害。再如《逛商场》,引导学生如何保护自己消费的合法权益。总之,法制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法制教育无处不在。

对学生的德育(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品德课中,更要重视课堂外的延伸。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除了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教学外,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结合利用品德课,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法,还邀请法制专家进行相关的法制讲座。要求各位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与法制教育,利用组织学生谈感想、写体会的形式,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在学校、家庭、社会做一个守法的好少年;通过向家长、邻居等人的宣传,让我们的生活由于人人守法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因守法而和谐美好。我校还成立了少年城管学校,是思想教育的新方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也是自我教育的新载体。学生通过学法,执法的亲身体验,通过数年的实践证明,取得显著的效果。

四、提升“生命与人生”价值

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所以,生命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珍爱生命,还要使他们感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才使生物层面上的个人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上面的相对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即成为大写的。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挑战苦难,磨练意志。因为没有相对苦难的挑战,自然体会不出生命的甘甜。要有意创设一定的逆境,以磨练学生的意志,使他们体验生命的艰辛。还要通过对死亡的了解,使他们看到生命的局限性,从而更加欣赏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达到健康成长、拥抱人生的目的。

如《生死离别》一文,就是对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大自然的灾难,了解、学习、体会在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再如《想想他们的难处》一文,通过对事例的学习,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除了教育学生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如:桑兰、张海迪、霍金等)面对残疾(困难和苦难),没有颓废,而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从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通过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增强生命意识、掌握生存知识、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希望通过我们的继续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等。

2、生命教育等相关知识。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兴市荆溪中路354号     联系电话:15906150612